欢迎来到中国家具报道
加入收藏 红木新闻 | 来源:昆明国际家居家具博览会 | 2018-03-13
明式家具是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家具。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制作的硬木家具。造型优美,选材考究,制作精细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
明式家具典型样式全解赏析
▲晚明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马蹄足八仙桌 ▲晚明 黄花梨夹头榫平头案 明式家具的历史发展 明式家具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承具类:有几、桌、案等 庋具类:有盒、匣、奁、箱、柜、橱等 屏具类:有砚屏 、炕屏等 ▲榫卯 3、结构简单、合理,连接牢固,极具工巧美。明式家具的结构源于建筑学的梁架结构,横者为梁,竖者为架,结构严谨,用材合理,绝无多余与浪费,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连接,胶粘辅助牢固,显示出高超的制作工艺。 王世襄 王世襄对明式家具的造型用“品”来评述。“品”,一方面为家具自身固有的性质;另一方面为他人对其鉴赏。他对明式家具总结的“十六品”,即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正是这“十六品”让我们看出明式家具极简之美:或风格雄浑凝重,或线条简约,或优雅细致…… ▲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雕人物鎏金铜件官皮箱 此官皮箱通体黄花梨作,色泽温润如蜜。箱内的平屉及抽屉内墙、底部均用黄花梨木制,而不用官皮箱常见的柴木或铁力木造,十分讲究。两门高浮雕楼阁人物,莲瓣纹座框,都十分特别,似未见别例。鎏金铜活,在黄花梨家具也十分稀少。此具官皮箱精品,可能是宫廷御用监的作品。 ▲清初 黄花梨花卉纹小箱 传世黄花梨小箱子数量不少,但如现例浮雕花卉纹者并不常见。此具箱比一般小箱子体积较大。材美工良,箱盖与箱身开光铲地浮雕卷草花卉纹,十分美观。正面装圆形铜面页及云头形拍子,箱身与盖四周边以明榫燕尾榫接合,两侧装弧形手提环,圆铜页及护眼钱。护眼钱除装饰用途外,也能够保护箱身,免受提环撞击。铜活均为白铜。 ▲清初 紫檀雕双龙戏珠纹小箱 此具箱子材美工良,彻紫檀木造,包括箱内底板。箱盖与箱身正面铲地开光高浮雕生动双龙戏珠纹,两侧以及箱背雕相应螭龙纹。正面装莲瓣形铜面页及云头形拍子,两侧装弧形手提环和菊花纹铜页。铜活均为白铜造。 ▲明末至清初 黄花梨连镜架官皮箱 此具官皮箱外形与标准品无异,箱盖掀开平屉内安一件接迭式的镜架就与众不同。连镜架的官皮箱是不常见的类别。 ▲清初 紫檀佛龛 小佛龛做成亭状,弧顶,中间一宝珠顶钮,周沿微上翘带四倭角,倭角向上翘尖,造工精巧。佛龛立墙用整木雕出海棠形之三瓣,立于海棠形木基座,底端出四荷叶形小足。正面二扇木轴小门打开后,是放置神像之空间,上安带翘尖牙头的壶门式牙条,下装直门坎。 ▲清初 黄花梨竹节纹油灯盒 此竹节纹圆盒十分别致。盖墙刻三道线脚,中部打洼,最上部微后缩做直与十分窄的盖顶边沿。底座上下起线,中部打漥。掀开盒盖,底座连圆柱,中挖空,外套一个活动圆环。圆柱锼出大u形缺口,两旁二个小开口。 此圆盒设计颇复杂,圆环能扣入二小开口,置于底座圆柱上。底座也能迭上盒盖顶部,底座内沿留空,正好扣紧盒盖顶沿窄直边。若置放小瓷碟或钖碟入圆柱内,也适宜用于点燃油灯。 ▲明末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晚明 黄花梨四出头龙纹官帽椅成对 ▲16-17世纪,黄花梨香几 ▲18世纪,紫檀罗汉床 结语 明式家具作为重理学、讲实用,极度追求回归自然的年代的物质产品,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体现了贵族化的消费、文人化的审美、市民化的实用、民间匠人的技艺,而这四者结合就构成了明式家具选材优良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高雅工艺精细实用性强的设计风格,因而历代家具设计再难出其右。
还没有留言,快来抢沙发吧
栏目热榜